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制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、服務商務部等七部門日前印發《深入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實施方案(2025—2028年)》,何加活力提出到2028年,服務型制造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,完成20項標準制定,打造50個領軍品牌,建設100個創新發展高地。
何謂服務型制造?出新
“服務型制造的核心是制造業通過增加服務要素的投入和產出,融合發展,從單純出售產品向出售‘產品+服務’轉變。”服務型制造研究院院長劉尚文說,制造隨著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深化,服務型制造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記者發現,服務在實踐中,定制化服務、供應鏈管理服務、何加活力全生命周期服務、出新信息增值服務、制造功能和體驗增值服務等多種服務型制造模式,服務已得到廣泛應用。服務型制造正成為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的何加活力重要途徑。
陜西鼓風機(集團)有限公司從單純賣設備轉向提供工程設計服務、出新節能服務等,制造如今公司業務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;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場景品牌“三翼鳥”,為用戶提供定制化、專業化的服務智慧家電解決方案,實現個性化方案落地,場景交易額在去年已突破51億元……
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,此前遴選的370多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中,服務業務對營業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60%。
服務型制造賦能作用正在充分顯現,何加活力但轉型融合并不容易。
“產業融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。”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羅仲偉認為,服務型制造面臨著關鍵技術供給能力薄弱、標準體系尚不健全、統計監測難度較大等問題。
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,政策創新是關鍵支撐。
受訪人士認為,實施方案針對技術、標準、應用場景、產業生態等短板弱項精準發力,能夠有效釋放經營主體活力、激發創新活力,不斷塑造制造業發展新動能、新優勢。
展望“十五五”時期,服務型制造在穩增長、擴內需等方面潛力巨大。
劉尚文認為,在穩增長方面,服務要素是制造業效益、創新和競爭力提升的重要來源,服務型制造可以增強制造業的競爭力,激發制造業發展的潛能,為制造業開辟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“服務型制造還可以滿足消費從‘功能滿足’轉向‘體驗優先’的需求。”在羅仲偉看來,服務型制造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全面和便利的消費體驗,有助于提振消費,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。
受訪人士表示,充分釋放服務型制造潛力,仍需要多方合力,尤其是制造企業需轉變經營思維,完成從產品主導邏輯向客戶主導邏輯的轉變,并結合自身規模、技術和資金條件,重塑經營戰略、商業模式及業務流程。
電話:400-123-4567
傳 真:+86-123-4567
手 機:13800000000
郵 箱:admin@qq.com
地 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