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要建債券市場“科技板”,科技板為科技創新籌集長周期、債市低利率、兩周易使用的發行債券資金。這將給科技創新領域的億元投融資帶來多少活水?
2025年5月22日下午,在國新辦舉行的科技板介紹科技金融政策有關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,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、債市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介紹,兩周已經有100家左右的發行機構發行超過2500億元的科創債。
這一金額,億元約等于2022年科創債全年的科技板發行規模,2024年全年的債市1/5。此時,兩周距離中國人民銀行、發行中國證監會在2025年5月7日聯合發布《關于支持發行科創債有關事宜的億元公告》剛剛過去兩周。
這份公告,明確支持金融機構、科技型企業、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和創業投資機構發行科創債,募集資金用于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融資。
一周后,由科技部、中國人民銀行、金融監管總局、中國證監會、國家發改委、財政部、國資委等七部委于2025年5月13日聯合印發的《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?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》,從供需兩側,引導金融資本投早、投小、投長期、投硬科技,著力構建與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更相適應的多元化、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。其中的支持債券市場服務科技創新,核心就是建立債券市場“科技板”。
按照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,2024年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再創歷史新高,達3.61萬億元。2024年科技債發行規模已突破1.2萬億元,哪怕這中間只有一半用于科創企業的研究和發展活動,都是中國研發投入的可觀增量。而今新政之下活躍度空前的債券市場“科技板”,可否成為中國科創的強助攻?
科創債并非新概念,其歷史和政策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。
為加大債券融資方式對“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”的支持,2015年11月9日,中國國家發改委印發《雙創孵化專項債券發行指引》,明確支持提供“雙創孵化”服務的產業類企業或園區經營公司發行雙創孵化專項債券,募資用于基礎設施、改造擴容、建立分園等。
從此后公開可查的發改委關于雙創孵化專項債券核準批復來看,這類債券的發行主體多為地方國有產投公司,發債金額多以億元為單位,從具體發行情況來看,這類債券屬于一般企業債。
差不多同期,中國證監會就開展創新創業公司債券試點公開征求意見,上交所也開始了試點。
2016年3月8日,中國迎來首批“雙創債”。三家公司在上交所分別發行了16蘇方林、16普濾得和16蘇金宏,合計募資6000萬元,主要用于補充企業的營運資金,支持技術創新、產品研發以及開拓新業務市場。
三家發行人均為蘇州企業,同時也是新三板掛牌公司,由東吳證券推薦掛牌并提供做市服務。
蘇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組件、手機周邊配件的研發、設計、生產及銷售;蘇州普濾得凈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給水深度處理、空間潔凈及空調暖通系
電話:400-123-4567
傳 真:+86-123-4567
手 機:13800000000
郵 箱:admin@qq.com
地 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