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稱為“蘇超”的蘇超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,其火爆程度超出預期。全民官方數據顯示,追更前兩輪場均上座人數已達8798人,友誼超過同期中甲聯賽水平。第真的玩
“蘇超”的蘇超火爆不只是一場體育競技,更像一場市民高度參與的全民文化狂歡。球員構成多元,追更有程序員、友誼外賣員、第真的玩40 歲大叔與青訓隊少年同場競技;方言解說“這塊球要得哦”“捺不牢則”等魔性片段,蘇超被二次創作超萬次,全民讓網友直呼“比中超更有煙火氣”。追更
各城市的友誼球迷方陣更是創意十足:鎮江球迷舉著“對淮安陳醋加征關稅”的橫幅,宿遷與淮安的第真的玩“洋河大戰今世緣”,南京球迷的鹽水鴨玩偶,蘇州球迷的蘇繡圍巾。這些充滿地域特色的元素,讓每場比賽都成為一場地域文化狂歡。
正如《體育讓城市生活更美好》所言,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城市居民的社區歸屬感和文化認同。“蘇超”正是通過全民參與,將足球轉化為城市精神的黏合劑。
截至6月1日,2025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積分榜。(圖/中國江蘇網)
官方數據顯示,第三輪賽事熱度繼續攀升,場均觀眾突破萬人,徐州、鹽城等多地球場觀眾超過兩萬人。在本次“蘇超”賽事如火如荼展開的過程中,各市球隊的隊徽也引發了熱烈討論。
《江蘇民性研究》指出:“江蘇的活力,在于每個城市都能找到獨特的表達方式。”?
?
江蘇城市足球聯賽各市隊徽。(圖/據網絡資料整理)
在南京五臺山體育場的穹頂之下,“蘇超”第三輪的 “蘇 A 蘇 B”對決正在上演。南京隊的辟邪隊徽在燈光下泛著青銅光澤,這尊南朝鎮墓神獸的造型不僅是文化符號,老將馬俊的中場調度如辟邪鎮守城門般沉穩,而“00后”小將李加俊的邊路突破則似神獸展翅般靈動。
蘇州的城門圖騰暗藏殺機。隊徽上的雉堞(垛口)不僅是歷史防御工事,更成為戰術的隱喻——中場球員的站位如同城墻的垛口,既保護防線,又留出反擊的通道。
南通隊的狼頭圖騰同樣令人震撼。狼嘯江海的隊徽與“狼性文化”的口號完美契合,他們的逼搶如長江波浪般 relentless,反擊則如濠河彎道般犀利。更絕的是球迷文化——贏球后集體合唱《南通歡迎你》,用自嘲消解壓力,卻在歌詞中暗藏“江海兒女不服輸”的倔強。這種城市精神的具象化,讓南通隊成為聯賽的“流量擔當”,家紡、建筑等產業品牌也跟著出圈。
徐州隊的盾牌隊徽則延續了“淮海鐵軍”的硬朗作風。《江蘇民性研究》指出,江蘇民性中“崇文尚武”的特質在徐州尤為突出。他們的防守像九里山古戰場般嚴密,場均跑動距離達11.2公里,比對手多出1.5公里。當徐州球迷在看臺上揮舞“大風起兮云飛揚”的戰旗時,歷史與現實在綠茵場上交織,形成獨特的精神共振。這種將兵家文化融入足球的策略,讓徐州隊成為蘇北球隊崛起的縮影。
鹽城麋鹿的鹿角托起足球,這個設計源自黃海濕地。球隊的長傳沖吊戰術如同候鳥遷徙般精準,后衛“油炸丸子過人”的動作原型竟是麋鹿奔跑時的騰躍姿態。這段視頻在短視頻平臺上獲得點贊逾180萬個。
貝淡寧在《城市的精神》中稱:“城市精神的形成,可以與歷史相關、與文化相關,甚至與城市的一座建筑相關。”一場球賽如同動態的建筑。13個市的聯賽隊徽均有各市特色,給予了城市精神具象的表達。根據球迷反饋,部分城市的隊徽設計精巧,頗見巧思,而一些城市的隊徽則更顯松弛隨性。
職業聯賽開始前,中國足球也是以這種省市縣之間的聯賽為主。正如海外各種職業聯賽、各地方城市間聯賽、社區聯賽,很多球星也是被發掘于業余賽場。與此同時,許多未能進入職業俱樂部的少兒球員也有了一個去處,即便進不了職業隊也有能夠踢球的平臺。
《城市的精神》中提到的“愛城主義”(Civicism)概念,正是通過這種全民參與的文化活動,讓市民對城市產生更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。據了解,“蘇超”聯賽的不少觀眾平時并沒有足球觀賽習慣,“為城市榮譽而戰”的賽事口號正吸引越來越多普通市民走進球場,高舉家鄉隊的隊徽大旗,在江蘇各地掀起看球的熱情。
“蘇超”看臺上的球迷。(圖/常州發布)
本輪最后一場南京對陣無錫的比賽,五臺山體育場座無虛席,線上直播觀看人數更創下新高。城市精神的形成需要市民的共同參與和認同,蘇超正是通過全民參與的賽事,讓每個城市的文化特色得到更廣泛地傳播。
江蘇城市聯賽幾百名報名的參賽球員中,只有三十多名是職業球員,其中包含已經退役、半退役的球員,其余人員是從青訓隊、體工隊以及大專院校招募的球員或足球愛好者。根據球友推測,其整體水平應該高于大學足球聯賽,接近中冠水平。
在蘇超積分榜上,蘇北球隊的強勢表現令人矚目。鹽城隊憑借祁睿的絕殺以1:0戰勝淮安,南通隊客場4:0橫掃泰州,徐州隊2:1力克連云港,宿遷隊 2:0 完勝鎮江。前五名中,蘇北四市占據三席,而蘇南的蘇錫常三市則包攬倒數三位。這種格局與江蘇經濟版圖驚人相似 ——2024年蘇北GDP增速達 6.2%,首次超過蘇南的5.5%,徐州、鹽城等城市在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領域的突破,正改寫“蘇南模式”。江蘇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2024年蘇北GDP增速確實超過蘇南,其中淮安增速7.1%,宿遷6.9%,這為蘇北球隊的崛起提供了經濟基礎。
本次足球聯賽的應援語錄也引起多方熱議。《體育讓城市生活更美好》中提到,體育活動應該是全民參與的,而不是少數人的專利,蘇超的業余球員政策正是這種理念的實踐,江蘇各市市民在看球的同時也在踐行著這樣的理念。
?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各市的“花式”應援語錄。(圖/球迷提供)
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各市的“花式”應援語錄。(圖/球迷提供)
這不是簡單的競技賽事,而是一場連接城市、展示形象的盛會。球場外,以足球為媒介的江蘇各市“團建”正在發生。第三輪常規賽前,常州向揚州遞出“端午盲盒”:持揚州身份證可免費暢玩中華恐龍園、天目湖等全市 A 級景區。這招“以球會友”瞬間點燃流量,端午首日 6 萬“蘇 K 大軍”涌入常州,恐龍園單日接待量突破 4.8 萬人次,創歷史峰值。更絕的是配套的“9.9 元門票+蘿卜干炒飯”套餐,將常州特產與賽事IP綁定,帶動本地蘿卜干線上銷量翻倍。其他市的網友戲稱:“揚州炒飯遇上常州蘿卜干,炒飯是主食蘿卜干是配菜。”將兩市在球場上的火藥味燒足。
南京則化身“全能東道主”,持觀賽票根可享 30 家景區購票優惠、80 家餐廳折扣、20 家商場滿減。大報恩寺的琉璃塔在暮色中亮起燈光秀,夫子廟的鴨血粉絲湯店推出“進球送鹵蛋”活動,連玄武湖的游船都掛起“蘇超加油”的彩旗。有游客在社交媒體上分享:“白天逛總統府,晚上看球賽,這個假期美滋滋。”與此同時,淮安的“吃貨球迷狂歡套餐”更具煙火氣:100 元套餐包含觀賽門票、龍蝦宴、淮揚小吃和摜蛋叢書。
各市的體育用品店、主題餐廳、快餐店、便利店等生意火爆,許多餐飲場所特意延長營業時間、推出球迷套餐。比賽帶動了各市的部分景區、商圈乃至范圍更廣的消費熱潮。足球帶來了經濟活力和文化交融,通過“蘇超聯賽”,江蘇各城市既展示了文化軟實力,也拉動了消費市場。
盡管在看臺聲嘶力竭地為家鄉搖旗吶喊,但球迷對比賽的結果也有著超強的理性態度。根據中國江蘇網發布的積分榜,截至6月1日,南通隊位列第一。部分球迷表示:“南通是江蘇目前足球氛圍最強的城市,放眼全國地級市,南通足球的整個人才梯隊培養也是可圈可點,這跟南通幾十年來重視體育重視足球發展有很大關系,南通隊踢得專業踢得好也就再正常不過了,(自己家鄉的球隊)輸給南通不丟人!”
宿遷隊對戰徐州隊,觀賽球迷表示:“現場超燃,90分鐘擔架抬走6個人,草坪被鏟起好幾塊,全隊最忙的是隊醫。”這場球賽將“沒有友誼,只有世仇”貫徹到底:項羽宿遷人,劉邦徐州人,楚漢爭霸的現代寫照。
競技體育總會有輸贏,血性和敢拼搏的精神正是競技體育的獨特魅力。蘇超的魅力遠不只是消費數字。當南通球迷與泰州球迷賽后交換隊旗,當徐州球員與宿遷球員在場上擊掌,這些瞬間正在重塑江蘇的城市關系。北京體育大學副教授陳希指出:“蘇超將地域競爭轉化為文化共生,這種‘相愛相殺’的模式,正是激活城市活力的關鍵。”
球員在賽場上受傷后互相幫助。(圖/據網絡資料整理)
社交媒體上的“造梗大賽”更將這種共生推向高潮。“沒有假球,全是世仇”“比賽第一,友誼第十四” 等熱梗頻出,揚州與泰州的“早茶德比”、蘇州與無錫的“太湖恩怨”讓網友調侃。
這種文化共鳴正在轉化為經濟動能。據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預測,整個賽季將創造超?3 億元的綜合經濟效益,平均每個城市增收兩千多萬元。更深遠的影響在于,各市通過賽事重新發現了自身的價值:泰州的鳳城河夜游因賽事熱度翻倍,連云港的海鮮大排檔成了球迷據點,連常州的恐龍園都開發出“足球主題夜宿”產品,將兩個的小時比賽延伸為 8 小時消費場景。
聚是一團火,各市推動蘇超聯賽出圈;散是滿天星,這里沒有真正的地域隔閡,只有共同書寫江蘇省的經濟發展的追求。
這種精神,正是江蘇持續領跑中國經濟的核心密碼。正如《江蘇民性研究》所總結的,江蘇民性中“積極進取”的生活態度和主人公精神,也在本次蘇超賽場上得到了充分地展現。
即使遠在天邊的江蘇人看到這些足球聯賽城市的梗,無論是不是足球愛好者,想必都會會心一笑。更有連續看球多場的江蘇球友在“蘇超”話題下發言:“這種比賽對我們普通市民來說,就是用來享受這種友好競技氛圍的。為家鄉加油打氣即可,不要太追求水平和結果。”
未來,隨著?“蘇冠聯賽”“蘇甲聯賽”的進行,江蘇或將成為全國首個實現“一市一圖騰”的足球大省,將為全國提供“體育 + 城市”融合發展的新城市名片。
在這片“散裝”的土地上,13座城的圖騰如同璀璨星斗——這里沒有絕對的中心,只有群星閃耀;沒有永恒的對手,只有共同的熱愛。
電話:400-123-4567
傳 真:+86-123-4567
手 機:13800000000
郵 箱:admin@qq.com
地 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