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受訪者提供/圖)
2025年7月末,和張合作第19屆FIRST青年影展落幕后,藝謀影師主競賽單元終審評委、次攝攝影師趙小丁接受了《南方人物周刊》的趙小招數采訪。
在入圍的和張合作16部劇情長片中,評審團將“最佳藝術探索”榮譽(旨在選出主競賽單元中攝影、藝謀影師美術等技術方面突出的次攝作品)頒給了《無盡之旅》的攝影。
這部90分鐘的趙小招數軟科幻片成本很低,導演把城市的和張合作高架橋、隧洞、藝謀影師樓道拍出了末世感。次攝我問起趙小丁對《無盡之旅》的趙小招數看法,他說,和張合作“軟科幻電影其實是藝謀影師需要一些投資的,但是次攝它(在沒有足夠成本的情況下)挺巧妙地把畫面和影像做得很有自己的特點。”趙小丁認為,影視作品最終是靠影像、靠視覺元素的組合來講述故事。
近兩年,趙小丁還擔任過金熊貓獎電影單元評委、上影節迷你電影單元評委。“新人初出茅廬的時候,就一定要有棱角。”他說。在趙小丁的攝影團隊中,有不少國內外電影學院科班出身的年輕人,他看著新人從青澀成長到熟練掌握攝影造型技巧、將之運用到藝術創作中,“把畫面的影像體系組織好,更好地為導演要表達的故事服務”——這就是攝影師的工作。
1985年,趙小丁考入北京電影學院。畢業前,機緣巧合參與了陳國星導演的電影《山魂霹靂》(1989)。那時大家都年輕,“有一些更新的觀念,也有在創作上的銳氣。”
趙小丁的職業攝影師之路由此開啟。從他的作品列表可以一窺中國電影二十多年的風貌。2000-2010年,他掌鏡了若干商業大片;最近幾年,他與馮小剛四度合作,擔任電影《只有蕓知道》《抓特務》、電視劇《北轍南轅》《回響》的攝影指導;他最為人知的身份是張藝謀的“御用攝影師”,兩人合作了18次,最近一部是2024年春節檔影片《第二十條》。
三十來歲時,有五六年時間,趙小丁離開了電影圈,拍了很多廣告。2000年,導演張藝謀為申奧宣傳片物色人選,從廣告攝影里找人,其中有趙小丁。合作完《新北京,新奧運》,趙小丁順理成章,成為《英雄》(2002)的攝影師,回到電影行業。
這對默契拍檔一同經歷了視覺風格的幾度轉變:從重視極度奪目、色彩造型豐富的武俠大片,到《山楂樹之戀》(2010)《歸來》(2014)這樣的年代戲,到《影》(2018)如水墨卷軸;《懸崖之上》(2021)的故事發生在永遠下雪的哈爾濱,《一秒鐘》(2020)的背景是沙漠和戈壁;《狙擊手》(2022)拍一群抗美援朝士兵的冷槍冷炮,多用近景、特寫,冷峻寫實;《第二十條》講述縣級市基層檢察官的故事,張藝謀提出“鏡頭不夸張,視覺不搶戲”。
《影》(2018)
“我們過去的電影創作用過濃重的大色塊;像《影》用了接近黑白色調呈現水墨風格。到《第二十條》,又是特別接地氣、特別生活。這其實都是配合著導演,呈現故事。”趙小丁說。
趙小丁憑借《十面埋伏》(2004)獲得了第39屆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攝影,并提名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;《狙擊手》和《懸崖之上》又讓他連續兩屆獲得金雞獎最佳攝影。
趙小丁用足球比賽中的裁判來打比方,“你看足球賽,如果裁判員搶戲、成主角,這一定不是好的比賽。”怎么才是一個好裁判?“讓比賽流暢地進行,裁判的存在感越低,證明你的工作越杰出。”攝影師同理,好的攝影師“有時會藏在后邊,但有時候為了配合故事的需要,又會把造型手段用到極致”。
從2017年起,他成為奧斯卡獎的評委,每年要定時大量看片、投票。“我們看片子,也是不斷地學習同行。攝影這個活兒沒有止境,不要給自己設置一個天花板;而是說,每部電影里,都有去提升、去進行創作的可能性。”
他最近看了熱映的“商業大爽片”《F1:狂飆飛車》。“F1賽車時速三百多公里,我們如果用一個長焦鏡頭,用直升機在側面跟著一個高速運動的被攝物體,怎么能表現它運動得很快?”趙小丁興致勃勃地分析,背景的參照物很重要。參照物運動越快,越能渲染主體的節奏感和速度感。“它給人帶來腎上腺素的(飆升),給人視聽感染,在這幾年的影視作品里,我覺得《F1》是做得特別突出的。”“拍攝被攝物體運動的節奏,可以參與到我們的藝術創作中,作為造型
電話:400-123-4567
傳 真:+86-123-4567
手 機:13800000000
郵 箱:admin@qq.com
地 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