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7日,算命德國癌癥研究中心(DKFZ)、提前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、年預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(EMBL-EBI)、測上哥本哈根大學的千種研究團隊在《自然》(Nature)發表論文,Learn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disease with generative transformers,疾病介紹了一款AI模型Delphi-2M,算命可高精度預測未來20年中超過1000種疾病的提前發生率。
團隊將ICD-10編碼(WHO制定的年預國際統一疾病分類標準),再加上參與者的測上性別、BMI(體重指數),千種以及與健康相關的疾病習慣(例如吸煙和飲酒情況),共計1258個信息作為tokens。算命
模型訓練采用英國生物庫(UK Biobank)40.2萬參與者的提前數據,80%的年預數據作為訓練數據,20%作為驗證和優化數據;之后還在丹麥193萬人群的外部數據集上實現了無參數調整的有效遷移,展現出跨人群與醫療體系的適配性。
Delphi是一種改進的GPT架構,對健康軌跡進行建模。圖片來源:Nature。
研究團隊將Delphi-2M預測驗證隊列中各種疾病結果的準確性,與作為流行病學基線的性別和年齡分層發病率進行了比較。Delphi-2M預測效果良好,能有效識別不同疾病的年齡和性別分層的發生趨勢,年齡性別分層AUC均值達0.76,其中死亡預測AUC高達0.97,且97%的疾病預測AUC超過0.5。(AUC,即模型預測的曲線下面積,取值范圍在0.5到1之間,0.5表示與隨機猜測無異,越接近1模型的分類能力越強。)
基于個人醫療史,Delphi-2M能預測超過1000種疾病的發生率,還能模擬個體未來幾十年的健康變化軌跡。根據過往健康信息,Delphi-2M能模擬未來20年的健康變化路徑,為潛在疾病的評估提供有效工具。
目前,該模型仍需進一步驗證,尚未準備應用于臨床。研發人員提醒,所使用的數據集并不具有完全的代表性,存在與年齡、種族和醫療保健獲取相關的偏差。
近兩年,眾多研究機構和企業紛紛投身于利用AI進行疾病預測的探索。
2025年8月,阿爾托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新型AI工具survivalFM,能精確預測個體患常見疾病(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或肝臟疾病等)的風險。(見《2025科創要聞No.35》)
2025年7月,溫州醫科大學、北京大學等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多模態集成AI模型LUCID,通過多模態臨床信息整合,實現了對肺癌分子的表型分析及預后預測。
復旦大學團隊在2024年11月也研發了一套“人類健康與疾病蛋白質組圖譜”,通過AI算法的輔助,只需通過簡單的血漿蛋白組檢測,就能提前診斷和預測包括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阿爾茨海默病等上百種疾病的患病風險。(見《2024科創要聞No.44》)
阿斯利康2024年9月發布疾病預測AI開源模型MILTON,該模型分析以67種數量性狀(包括血液化學、尿液分析等),針對三千多種疾病建立預測模型。
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AI預測疾病,AI真的可以“算命”了。你會愿意依據AI的預測,健康但按部就班地度
電話:400-123-4567
傳 真:+86-123-4567
手 機:13800000000
郵 箱:admin@qq.com
地 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