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女村支書引領村民走上致富路,三心好人被稱為“三心好人”
海峽網2月15日訊 (福州新聞網記者 邱陵)泰寧上青鄉江邊村黨支部書記劉伯華,女村2018年5月榮獲全國“五好家庭”稱號。支書走上致富被人稱為“三心好人”的引領她,用一顆孝心連續七年悉心照料癱瘓婆婆,村民用一顆愛心幫助村里貧困戶脫貧致富,三心好人用一份熱心為村里排憂解難辦實事。女村“雖然我是支書走上致富個女人,可既然大家選了我,引領我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村民信任,就要實實在在為村民干好事。三心好人”14日,女村劉伯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支書走上致富說。
七年如一日照料癱瘓婆婆直至去世
劉伯華的引領婆婆肖小玉已去世9年,可她七年如一日照料生病婆婆的村民事,依然被村民不時提起。
2003年,肖小玉老人年已古稀,因一場交通事故不幸癱瘓。那時,劉伯華每天凌晨4點起床,一邊與丈夫黎貴榮制作游漿豆腐,一邊煮一大家人的早飯,待丈夫挑著豆腐走村叫賣,一對兒女上學后,劉伯華才開始給婆婆穿衣服、梳頭、洗刷、清掃房間衛生、喂吃早飯。
回到家的第一件事,便是給躺床半天的婆婆翻身,清理衛生。炎熱的夏天,每天要給婆婆擦洗身子,換衣服。在劉伯華的悉心照料下,婆婆臥床7年多,沒有長過褥瘡,生過痱子,身上總是干干凈凈,房間也沒有臭味。2010年,老人安祥去世。
想方設法帶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
2009年8月,村里換屆選舉,劉伯華當選村主任,成為當時泰寧縣第一位女村主任。
當選后,劉伯華把村里脫貧致富當作第一要務來抓,想方設法為鄉親們找致富項目。當時縣里鼓勵農戶養殖烏鳳雞,可老百姓對此猶豫不決,等待觀望。劉伯華決定自己帶頭給大伙做示范,她勸說丈夫放棄游漿豆腐行當,在老家山上辦起1000平方米的養雞場,年出欄烏鳳雞3萬羽,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。
一年后,養雞場面積擴大了一倍,還飼養2000多只鴨,放養30多畝稻田魚,培植200余畝綠化苗木基地。劉伯華成了上青鄉發展立體種養致富的“領頭雁”,村民紛紛向她學習。
2013年,劉伯華注冊成立江邊種植專業合作社,與17戶貧困戶簽訂種養幫扶協議。如今合作社種植油茶160多畝,每年特色養殖雞苗6000余只,帶動了江邊村養殖業發展,全村養殖雞鴨專業戶10戶、苗木種植戶7戶、養魚大戶3戶。
面對貧困戶養殖技術咨詢時,她經常主動上門進行指導。特別是雞苗防疫期,晚上給雞打疫苗,她不僅忙于自己家的養殖廠,還要幫助指導貧困戶打疫苗,經常是連續幾天晚上要忙到12點才回家。
嚴安泰原來是村里的貧困戶,當劉伯華找上門讓他養雞時,起初他沒同意,認為銷路是個大問題。劉伯華拍著胸脯保證:“我給你技術指導,賣不掉我全包了,你大膽養,但要養成本地土雞才行。”2017年,嚴安泰夫妻在養殖土雞項目上凈收入就突破2000元了,如今早已摘掉貧困帽。
為村民辦實在事贏得信任和尊重
江邊村是傳統的農業村,資源貧乏,6個自然村1300多人口,耕地面積2260畝,村財年收入僅1.6萬元。村民大多外出打工、經商,留守的大多種植水稻、煙葉。
在村里,劉伯華一心為民辦實事、好事。過去,村民碾米、榨油都要跑到幾里外的鄉鎮,十分不便,劉伯華就在家附近辦起榨油廠、大米加工廠;村代銷店倒閉,村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十分不便,劉伯華又在家里辦起了農家店,方便村民。
江邊村格上、黃家訪2個自然村生活飲用水不達標,影響村民身心健康,劉伯華就在鄉人代會上提案。自來水引水工程建設時,資金不足,她又積極奔走縣鄉有關部門爭取資金,還帶頭投工投勞,終于讓村民喝上了“放心水”。
除此之外,鄉村道路硬化、農田改造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、幸福院建設等一個個民生工程,劉伯華帶領村“兩委”班子成員,擼起袖子加油干,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尊重。
“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信任,今后我會更加努力,和大家一起把村子建得更加漂亮。”劉伯華說。
電話:400-123-4567
傳 真:+86-123-4567
手 機:13800000000
郵 箱:admin@qq.com
地 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