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年輕人失去了戀愛意愿。戀愛理健視覺中國圖
擁有愛情、年輕婚姻和子女,人心對你來說重要嗎?
2025年4月,康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《心理健康藍皮書: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(2023-2024)》,不談不結其中《2024年成年人與在校大學生婚育觀調查報告》(下稱“婚育觀調查報告”)給出了一份當代年輕人的戀愛理健答案。
婚育觀調查報告基于對全國55781名在校大學生及7366名成年人的年輕問卷調查,發現年齡在18-24歲的人心成年人,尤其是康更大學生群體,戀愛、不談不結結婚和生育意愿較低。戀愛理健
在大學生群體中,年輕愛情、人心婚姻和生育子女的康更重要性依次遞減:選擇“擁有愛情不重要”的占比為45.4%;認為“擁有婚姻不重要”的占比為51.8%;認為“生育子女不重要”的占比為59.4%。
與理想情況相比,在考慮現實情況后,受訪者普遍希望結婚和生育的年齡延后,希望生育子女的數量減少,同時不愿結婚和不愿生育子女的人數占比升高。
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全國結婚登記總數從2013年至2022年連續9年下降。另據聯合國《世界人口展望(2024)》數據,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屬于人口負增長范疇。
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、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民心理健康評估發展中心負責人陳祉妍,也是本次婚育觀調查報告的主要設計人。她認為,對生育率低的問題,應重視從心態的角度進行研究。
陳祉妍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,就研究數據分析,在理想狀態下,人們會比“考慮到現實狀況”時,更早結婚生育,且生育數量提升。“但我們必須認識到,大家的心態已經是‘晚婚晚育,少生優生’了,如果這個心態不改變,即使解決所有的現實困難,在理想狀況下,生育率仍然是低的。”
現在的年輕人為什么不愿意結婚了?圍繞這個話題,2025年6月16日,南方周末記者對話陳祉妍。在她看來,現實壓力并非主因,心態觀念固化、網絡信息繭房、成長心理創傷及對不確定性容忍度降低,才是核心原因。
婚育觀調查報告顯示,成年單身人群中,25-34歲階段之后,不愿脫單(尋找對象)的比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。35-44歲人群不愿結婚比例最高,為32.6%。而在單身大學生中,有30.1%的大學生不太希望脫單,11.1%的大學生完全不想脫單。
南方周
電話:400-123-4567
傳 真:+86-123-4567
手 機:13800000000
郵 箱:admin@qq.com
地 址: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88號